作为众神的国度的尼泊尔,语言体系也是丰富多彩。那样你了解它拥有什么语言吗?
坐落于南亚山区内陆的尼泊尔,以印度教为国教,是一个多民族、多语言和多文化的国家,被誉为“天然的语言实验室”。
尼泊尔有100多个少数民族、120多种语言,但仅有12种语言的用法人数超越总人口的1%。
尼泊尔丰富的语言资源,主要分布在四大语系——达罗毗荼语系、南亚语系、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。作为国语和官方语言的尼泊尔语是印欧语系,用人口比率约为45%,在尼泊尔占有绝对主导地位。尼泊尔语从一门通用语言进步为唯一的国家语言和官方语言,进而演变为一门主要的国家民族语言和唯一的官方语言,体现了该国语言政策的变迁。
20世纪以前,尼泊尔并未拟定明确的语言政策,此时的尼泊尔语同该国其他语言一样,只是一门通用语言。首次明确地拟定语言政策始于1905年,尼泊尔语被概念为法律和政府的官方通用语言,所有文件只有用尼泊尔语书写才具备法律效力。1950年后,政府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统一,修订宪法,赋予尼泊尔语唯一的国家语言和官方语言的地位,但同时,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被忽略。
伴随社会的进步,尼泊尔政府认识到了多文化和多语言的重要程度,于1990年第三修订宪法,规定所有尼泊尔人的母语均为尼泊尔国家语言,规定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书写的尼泊尔语为国家民族语言和官方语言。宪法还赋予了尼泊尔人以母语获得基本教育的权利,体现出对语言多样性的认同。尼泊尔教育部推行基于母语的多语教育政策。尼泊尔的学校教学在基础阶段1—3年级需要以母语教学,4年级以上开始渐渐引入第二语言尼泊尔语。
宪法赋予人民基本的语言权利,这大力推进了媒体行业,尤其是出版业的进步。各民族用地方语言创建了各种期刊、报纸和杂志,在加德满都和其他主要城市销售。国有媒体也提供多语服务,譬如,国家广播使用多种地方语言播报新闻,国家用电器视台也会用地方语言播放节目。
另外,尼泊尔国内也活跃着不少语言保护和进步组织,如尼泊尔国家语言政策建议委员会、尼泊尔国际语言暑期学院、国家土著民族进步基金会、尼泊尔语言学掌握等,他们积极拓展项目,调查语言近况以保护该国语言和文化多样性。
尽管仍有人批评尼泊尔政府缺少对尼泊尔语以外其他语言的支持,但不能否认,尼泊尔目前的语言情况已经呈现多元化进步的趋势。
专题来源:尼泊尔旅游
http://www.youxiake.com/nepal/